中安在線、安徽鄉村振興網訊 11月18日,安徽農業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王華斌、安徽省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欒敬東一行赴阜陽市臨泉縣共商“十四五”鄉村振興產業發展規劃編制。臨泉縣委副書記劉超,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孫杰,縣政府黨組成員、二級調研員葛金海等相關領導出席會議。
據了解,近年來臨泉縣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,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,努力做強農業產業全產業鏈,全縣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保持良好發展勢頭。但也面臨著:畜禽全產業鏈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,蔬菜、糧食、秸稈等產業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尚未形成,農產品質量不高、加工水平不高、產業鏈條短,部分農業產業化項目推進緩慢等,各類產業規劃不完善等諸多問題。
會上,王華斌表示,要充分發揮利用安徽農業大學的專業優勢和人才資源,為臨泉縣農業產業健康快速發展做好支撐服務,助力農民脫貧致富,引領當地鄉村振興。他指出,臨泉縣農業產業化發展需要因地制宜,關注當地發展的難點與困點,力求堅持需求導向、問題導向、成效導向,突出重點,兼顧一般,充分整合校地人才資源優勢,不斷探索聯盟運行新機制、新模式,為地方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。
欒敬東提出,臨泉縣農業產業應著力推動“綠色食品”“生命健康”等新型產業的發展,大力推進“全產業鏈”的搭建與應用,圍繞“五大路徑”,突破“五大載體”,利用“五大賦能”,發揮農業高校資源優勢,緊扣鄉村產業,抓好特色種植業、畜牧業,促進產業融合發展,在高效緊密合作中實現共贏。
與會專家們結合該縣農業發展的實際,討論制定臨泉縣農業產業發展規劃。針對臨泉縣主導產業發展中的問題及產業發展遠景目標,編制禽類、農產品供應、糧食加工、種植業等產業發展規劃,明確產業發展的基礎條件、重點任務、階段目標和行動方案,為鄉村產業興旺引路導航。同時,積極鼓勵和引導本地企業改變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模式、突破“原字號”,從上游向中下游擴展產業鏈,從低端向中高端方向延伸價值鏈,向“食尾”“工尾”聚焦升級,建設更高標準的農業全產業鏈。
臨泉縣財政局、自然資源與規劃局、鄉村振興局及皖西北綜合試驗站等相關負責同志參加會議。(潘霽野)